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余家瑜
Yu, Chia-Yu
論文名稱: 逆游的小魚兒─一個準教師的敘說探究
A Little Fish Swimming Upstream: A Narrative Inquiry of a Prospective Teacher
指導教授: 成虹飛
Cherng, Horn-Fay
口試委員: 童淑琴
Tung, Shu-Chin
薛曉華
Hsueh, Hsiao-Hua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竹師教育學院 - 教育與學習科技學系
Education and Learning Technology
論文出版年: 2020
畢業學年度: 10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93
中文關鍵詞: 自我敘說生命敘說
外文關鍵詞: Self-narrative, Life narrative
相關次數: 點閱:1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一條不想只在池塘內、河流間打滾的小魚兒,
    一條想遨遊在一望無際大海的小魚兒,
    在游向無際的大海時迷失了方向。

    急湍中的小魚兒,
    為了降低水流的衝擊,
    跌落名為「研究所」的海底洞窟,
    於此尋找遺落的自己,
    卻開啟了一趟浸泡之旅。

    為了完成碩士論文與教甄的使命,
    憑著一絲絲的氣力,
    在生命中掙扎生存著,
    努力不讓自己繼續下墜。

    面對未知的旅程,
    小魚兒尋回初心,
    只想不停的往前游,
    游到海的盡頭,
    尋找屬於小魚兒的天空。


    A little fish doesn't want to stay only in ponds and rivers,
    A little fish wants to swim in the endless sea,
    But was lost when swimming towards the sea.

    The little fish was in a rapid river,
    In order to reduce the impact of water flow,
    She fell into the underwater cave named “graduate school”,
    By taking the opportunity to get her lost self back,
    She started her own journey.

    To pursue the dream on teaching and the master degree,
    She did her best and beyond,
    Struggling to survive,
    Try not to fall down again.

    Facing unknown of the journey,
    The little fish remind herself of the first wish,
    She wants to keep moving forward,
    Until reaching the end of the sea,
    Until reaching the bright future of her.

    寫在前頭 1 獨白 3 第一章 跌落與相遇 6 第一節 看似往前走卻邁不出的步伐 7 第二節 與阿花老師的再相遇 8 第三節 與敘說相遇 11 第二章 池塘內的小魚 14 第一節 家 15 第二節 爸爸與我 16 第三節 媽媽與我 22 第四節 弟弟與我 26 第三章 河流間的小魚 30 第一節 手帕與格紋裙 30 第二節 粉色制服 33 第三節 講台上的麥克風 41 第四節 茄子樂園 45 第四章 游向大海的小魚 49 第一節 九降風的國度 49 第二節 實習教師 56 第三節 天字001號 63 第五章 小魚逆游的渴望 75 第一節 飄落─研究所 75 第二節 浸泡 79 第三節 再─出發 86 寫在學位口試後頭 91 參考文獻 93

    丁奇芳、王勇智、洪慧真、張慈宜、陳永祥、蔡仲庭、鄧明宇、賴誠斌(譯)(2020)。敘事教育學:生命史取向(原作者:Ivor F. Goodson, Scherto R. Gill)。台北市:五南。
    李雅卿(1998)。乖孩子的傷,最重─自主學習書信集。台北市:元尊文化。
    林依青(2015)。在失能的恐懼─一個研究生寫不出論文的反思(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吳大學,台北市。
    周志建(2013)。擁抱不完美:認回自己的故事療癒之旅。台北市:心靈工坊。
    周志建(2014)。把自己愛回來─改寫生命腳本的療癒故事。台北市:方智出版。
    洪仲清(2015)。跟自己和好:為情緒解套,了解生存原來可以有很多種方式。台北市:
    遠流出版。
    夏林清(2012)。斗室星空:家的社會田野。台北市:財團法人導航基金會。
    涂愫芸(譯)(2020)。你真的不必討好所有人:獻給容易受傷的你的「厚臉皮學」(原作者:枡野俊明)。台北市:平安文化。
    郭淑惠(2002)。左手與我的故事—一個生命教育的自我探索(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新竹市,國立新竹師範學院。
    曹晚紅(譯)(2020)。自卑與超越:生命對你意味著什麼(原作者:Alfred Adler)。新北市:好人出版。
    楊靜怡(2003)。從魔咒中醒來的睡美人─一個論文難產的敘說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師範學院,新竹市。
    劉鶴雅(2011)。一艘很屌的守護船- 一位教育系研究生看見自我力量並航向自己的路的行動敘說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韓良憶(譯)(2002)。心靈寫作:創造你的異想世界(原作者:Natalie Goldberg)。台北市:心靈工坊。
    影音資料:
    中部合唱中心:勇氣之歌(台中:中部合唱中心,2017年)
    陳綺貞:《太陽》(台北:愛貝克思,2009年)
    棉花糖:《不被瞭解的怪人》(台北:亞神音樂,2012年)
    盧廣仲:《大人中》(台北:添翼創越工作室,2014年)
    魏嘉瑩:《是什麼奪走太陽》(台北:好有感覺音樂,2017年)
    蘇打綠:《Walk Together》(台北:環球唱片,2013年)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