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古美鳳 |
---|---|
論文名稱: |
國小學校數學老師與補教機構數學老師之異同 |
指導教授: | 羅昭強 |
口試委員: |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竹師教育學院 - 數理教育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Edu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14 |
畢業學年度: | 102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45 |
中文關鍵詞: | 數學成績 、數學成績 、數學補習 |
外文關鍵詞: | mathematics grades , afterschool math program, afterschool math program |
相關次數: | 點閱:1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摘要
本研究欲從參與數學補習學童之觀點,以問卷調查法收集資料,並據以探討我國國小學校數學教育與補教機構數學教育之異同。研究工具採自編之<國小學校數學老師與補教機構數學老師異同之研究>問卷,並情商立案之補習教育機構學童進行問卷調查,問卷內容包括「補習現況」、「教師特質」、「上課特色」、「教育理念」、和「內容重點」等五個面向。
根據分析結果,本研究主要發現如下:(一)無論數學成績的好壞,學童參與補習的壓力,大部分源自於父母之要求;(二)在参加數學補習的學童眼中,學校老師和補教老師在相關的「教師特質」中,保持中立態度並無明顯之傾向;(三)在参加數學補習的樣本學童,傾向補教老師更加「符合」相關的「上課特色」;(四)在参加數學補習的樣本學童,傾向學校老師更加「符合」相關的「教育理念」;(五)在参加數學補習的樣本學童對學校老師和補教老師在相關的「內容重點」上無明顯之傾向,保持中立態度。
關鍵詞:數學成績、數學補習
Abstract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examine mathematics teacher in elementary schools and cram schools in order to find out their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Self-designed questionnaires are given to school children who attend cram schools to collect information. The questionnaire consists of five major sections - reasons for attending cram schools, characteristics of teachers, teaching performance, teachers as facilitators, and teaching content.
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 -
1) School children, no matter how good or bad their math grades are, attend cram school because of their parents' request.
2) Characteristics of an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 and those of a cram school teacher are similar.
3) The teaching performance of a cram school teacher is better than that of an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
4) An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 is a better facilitator than a cram school teacher.
5) The teaching content of an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 and that of a cram school teacher is similar.
Key words: mathematics grades , afterschool math program
參考文獻
王冠程(2010)。補習班教師教學型態、學生學習態度對學習成效關係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高雄。
江芳盛(2006)。國中三年級學生的課業補習時數多寡和學習表現-直線還是曲線關係?。2006年台灣教育學術研討會,花蓮。
李新民(2001)。課後托育理論與實務。麗文,高雄。
李家同(2004)。一切從基本做起。圓神,台北。
劉雅鈞(2003)。國小級任老師教師信念與學生知覺班級氣氛之關係研究。國立臺東大學教育研究所。
李守蕾(2008)。補教業服務品質.企業形象.價格認知與顧客滿意度關係之研究-以才藝補習班為例。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高雄。
林志勇(2007)。屏東市國小課後補習班與安親課輔班經營策略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學研究所,屏東。
林宜慧(2006)。創意數學活動對國中資優生的創造力與問題解決能力之影響。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資賦優異研究所,彰化。
侯文詠(2003)。危險心靈。黃冠,台北。
胡舒惠(2010)。國中生數學的課後補習情況與學習態度、學習成就關聯性研究-以台北縣某公立國中為例。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桃園。
洪茂原(2009)。校外數學補習對屏東縣國小高年級學童數學態度與數學學習策略影響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應用數學系,屏東。
馬祖琳(2000)。課後托育機構服務內容之個案研究。醫護科技學刊,2(1),1-11。
徐政業(2008)。學校與補習班數學教育情況及其對學生數學學習影響之比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數學研究所,台北。
徐諶(1996)。 雙頭馬車如何行?。師說,76, 4-11。
翁秀梅(1995)。安親班何去何從?。學前教育,18(4),9-12。
郭慶熙(2010)。少子化現象下國小家長對補教業服務品質之滿意度調查。美和技術學院經營管理研究所,屏東。
黃雪萍(2002)。國小高年級學童參加校外數學補習之背後因素與對數學學習影響之研究。臺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臺東。
黃義龍(2011)。國中補習班數學教師教學行為之研究。國立東華大學課程設計與潛能開發學系,花蓮。
黃武雄(2003)。學校在窗外。左岸文化,新北。
許士禮(2005)。高中職工業類科學生對數學的學習態度與學習策略。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與技術學系,彰化。
張添洲(2008)。教材教法-發展與革新。五南,台北。
張暉坤(2012)。2001-2010年台灣地區有關補習班研究碩士論文之內容分析。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高雄。
陳錦瑤(2001)。兒童英語教師專業能力與專業訓練之研究--以台中市兒童英語補習班為例。朝陽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碩士班,台中。
陳淑珣(2007)。臺灣社會教育之探討—從補習教育博碩士論文研究現況切入。研習資訊,24–6, 119-124
隆–克拉克(2004)。優秀是教出來的。雅言,台北。
劉淑雯(2003)。私立課後托育教師專業能力、工作滿意與教師效能之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教社會科教學研究所,台南。
劉正(2006)。補習在臺灣的變遷、效能與階層化。教育研究集刊,教52(4),1-34。
鄭望崢(1988b)。三種兒童課後托育服務方式之介紹。社區發展季刊,41,58-61。
龔玉春(2003)。國小教師認知教學策略與學生數學成就、數學自我效能之相關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心理輔導教育研究所,屏東。
關秉寅、李敦義(2008)。補習數學有用嗎?--一個「反事實」的分析。臺灣社會學刊,41,97-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