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朱思穎 Chu, Ssn-Ying |
---|---|
論文名稱: |
台灣智慧型手機製造商經營策略分析-以宏達電為例 The analysis of business strategy in smart phone industry - A case of HTC |
指導教授: |
林博文
Lin, Bou-Wen |
口試委員: |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科技管理學院 - 科技管理研究所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 |
論文出版年: | 2010 |
畢業學年度: | 98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94 |
中文關鍵詞: | 競爭優勢 、競爭策略 、宏達電 |
外文關鍵詞: | Competitive Advantage, Competitive strategy, Open innovation |
相關次數: | 點閱:3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現今環境變化、技術的變遷速度加快,使得企業的營運範疇難以被定義,智慧型手機產業就是一個例子。過去研究重視外在環境的變動,而忽略組織的核心資源與能力,因此本研究根據Grant(1991)提出資源基礎理論的整合策略分析架構,先探討企業本身擁有能力與資源,找出企業的競爭優勢並進一步探討企業的競爭策略。宏達電從代工PDA到發展自有品牌智慧型手機的過程,經歷三種產品發展階段,根據不同階段將探討組織的競爭優勢。
研究結果發現,宏達電自成立以來善長運用策略聯盟來進行技術合作,創造出組織核心能力與資源,結合競爭槓桿並產生競爭策略。
研究宏達電的競爭策略的變化,發現以下結論:一、擅長利用外部資源發展組織能力與資源;二、企業的能力、競爭優勢是不斷的累積所建立;三、競爭策略增強競爭優勢並建立下一階段能力與資源;四、證明了錢德勒的組織理論「策略追隨環境,結構追隨策略」。
最後歸納出宏達電發展至今成功的關鍵成功因素,包含一、開創新商業模式與電信營運商合作;二、洞察先機先佔優勢;三、軟硬體技術整合能力;四、開放性創新研發策略
宏達國際電子公司年報,(2002~2009),公司網站及公開資訊觀測站。
佚名,(2008),HTC進軍印度CDMA市場,電子工程專輯。
尹芸,(2003),前景「無限」好,股價上看200元,台北市:e天下雜誌。
林正寬,(2005),台灣智慧型手持設備廠商新商業模式之策略創新分析,國立政治大學經營管理碩士學程學位論文。
林意凱,(2003),撐腰微軟的台灣新勢力-台灣宏達如何贏了英國Sendo,台北市:數位時代雙週刊。
林易萱,(2008),微軟吳勝雄,讓小客戶想用大服務,今週刊。
江逸之,(2007),宏達電子執行長周永明-謹慎十年,現在放膽搶第一,台北市:遠見雜誌。
李佳純,(2007),以資源基礎理論探討持久性競爭優勢形成之因素,國立清華大學工業工程研究所學位論文。
李旻潔,(2008),HTC宣布併購美國設計公司One&Co,CTimes全球中文電子產業社群帄台。
徐國朕,(2008),智慧型手機戰國時代,台灣工銀證卷。
何宜佳,(2001),智慧型手機發展趨勢研究,國立交通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學位論文。
官振萱,(2002),PDA、智慧型手機台灣攻上新戰略位置,台北市:天下雜誌。
官振萱,(2003),王雪紅大格局創世紀,台北市:天下雜誌。
高國恩,(2003),大台北地區對智慧型手機有接受意願消費者之市場區隔研究-以創新採用過程為例,國立交通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學位論文。
吳思華,(2000),「策略九說:策略思考的本質」,城邦文化。
張以齊,(2006),智慧型手機消費者行為及市場區隔之研究-以大台北地區購買意願之消費者為例,國立交通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學位論文。
張殿文,(2006),東京獨家專訪宏達電執行長-創立品牌過程,我隨時準備失敗,台北市:數位時代雙週刊。
張殿文,(2005),發現大藍海-宏達電子、華寶、閩輝、英華達突圍手機產業,台北市:數位時代雙週刊。
賈凱傑,(2009),宏達電智慧型手機行銷模式,東吳大學企管系學報。
費彥霖,(2007),宏達電智慧型手機市場一哥,產業創新能耐帄台。
李義帆,(2009),智慧型手機的發展趨勢,拓墣產業研究所。
童儀展,(2006),宏達電研發力強,率先推出3.5G智慧型手機,台北市:數位時代雙週刊。
黃守誼,(2004),PDA產業供應鏈管理之流程最佳化,中央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學位論文。
黃仁律,(2008),探討宏達電國際電子建構品牌之過程:一個個案研究,國立清華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學位論文。
蔡仁譯,(2006),跳過代理商擠出手機新利潤,手機品牌啟動通路革命,台北市:數位時代雙週刊。
鄭明宗,黃宗顯,(2009),開放式創新理論在學校創新經營之應用,2009年台灣教育學術研討會。
薛雅京,(2002),宏達國際-微軟、康柏PDA陣營的夢幻盟友,台北市:數位時代雙週刊。
鍾榮峰,(2007),宏達電併購多普達子公司提升全球佈局,CTimes全球中文電子產業社群帄台。
IEK,(2006),「從行動電話領導廠商的研發佈局,探討我國行動電話產業發展方向」,工研院產經趨勢研究中心。
Kyle,(2008),2009年智慧型手機,研究機構悲觀與樂觀的看法,SPTI科技產業資訊室。
英文文獻
Grant,R.M. 1991,“The Resource-Based Theory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 Implication for Strategy Formulation“,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Grant,R.M. 1996,Prospering in dynamic-competitive environments: organizational capability as knowledge integration, Organization Science,7(4),p375-387.
Herry Chesbrough,2003,”The Era of Open Innovation”,MIT Sloan Management Review.
Porter,M.E. 1980. Competitive Strategy: Techniques for Analyzing Industries and Competitors. New York:The Free Press.
Porter,M.E. 1985. Competitive Advantage: Creating and Sustaining Superior Performance.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Prahalad C.K. and Hamel Gray. 1990. 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 Harvard Business Review,68(3):79-91.
Wernerfelt, B. 1984. A Resource-based View of the Firm.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5:171-180.